新聞中心
聯(lián)系我們
電話:13716748078 15910668251
聯(lián)系人:李經(jīng)理
來源:admin 發(fā)布時間:2020-12-16 17:41:40
一、幕布的歷史
自從鏡框式舞臺的發(fā)展,舞臺幕布隨即產(chǎn)生了。
在中國老的戲樓、戲曲表現(xiàn)時沒有大幕和邊幕的,只有舞臺底部有一背景和出將、入相的兩邊幕簾。
五十年代我國建設的劇場,當時效仿蘇聯(lián)的劇場,大致采用了紫紅(秦紅)的大幕,當時舞臺還有許多沒有上部的空間,不能采用起落大幕,因此大部分采用對開大幕、疊落幕和斜拉幕,材質的選擇,根據(jù)舞臺的要求(吸光、垂感好的要求)就選擇了絲絨和麻絨,當時沒有化纖紡織物產(chǎn)品,也沒有其他可供選擇的。
真絲絨其光澤和垂感好但單位面積重量輕是其缺點;麻絨其光澤和垂感不太好,但較厚重。
邊幕材料當時選擇綿綢和平絨(棉質),綿綢是絲織生產(chǎn)中的亂絲頭,紡織而成,當時價格低廉,在經(jīng)濟不發(fā)達的時候廉價又有垂感、又吸光、染色方便,便成了很好的選擇,綿綢當時的價格比平絨還便宜。
當時二道幕改選富春紡,富春紡的紡織厚料為人造絲,是植物重新抽絲、紡織而成,也是比較廉價的產(chǎn)品,其色澤可選范圍大,又比較厚重垂感好,比用真絲喬其紗便宜。當時也有用真絲喬其紗作二道幕、三道幕的。
天幕大部分用細帆布。以上的內(nèi)容是幕布的選料的原因和來歷。而實際隨著社會的進步、經(jīng)濟的發(fā)展、紡織品種類五花八門、爭奇斗艷的今天以上的選擇決不是合理和科學的選擇,更不應該是唯一的選擇。
二、幕布的材質選擇基本要求:
1、大幕要厚重、吸光、便于繡花、補花、作圖案。顏色完全根據(jù)文化特征來選,可以是紫羅蘭色,也可以是猩紅色、金黃色海藍色等。
2、真絲喬其絨(國標)每平方米重為太輕,開合和起落太飄,其承受拉力太小。
因此國外文藝團體經(jīng)常會選非常厚重的棉絨材質,大幕在采用起落幕時不一定采用三折一方式因為三折一不能使繡花圖案展開,可以根據(jù)圖案分段打折以便圖案展示,幕布下端可以加流蘇,流蘇要粗大夸張,金色流蘇顯示豪華而增加幕的下邊重量,使大幕更厚重,給人以豪華、莊嚴、隆重的感覺。
關于幕布材料,市場上以絨命名的紡織品很多
1.真絲喬其絨 底布是真絲 絨的纖維材質是人造絲
2.喬其絨 底布是人造的 絨的纖維材質是人造絲
3.麻絨 底布是棉質 絨的纖維材質是粘膠絲
4.平絨 底布是棉質 絨的纖維為棉
5.化纖裝飾絨(市場上以各種名稱稱呼如金絲絨、不倒絨、高密金絲絨)其全部材質為錦綸或其它化纖材質。
6.錦絲絨 底布為人造絲 絨為錦綸纖維
真絲喬其絨、利亞絨、麻絨、平絨、錦絲絨、均為紡織品。
化纖裝飾絨是針織品,其有較大的彈性,絨面的正反有明顯的不同光澤,是較廉價的和低價的針織品,同天然和人造材質的紡織品有很大差別。而很多廠商以金絲絨的名稱,魚目混珠是要認真識別的。
三、幕布的具體分類和材質
1、紗幕分類:
(1)無縫紗幕:一般位置在舞臺臺口上,材質是尼龍紗。工藝是把窄幅呢龍紗用手工縫成無縫呢龍紗。
(2) 縫帶折紗幕:一般二、三道幕前,給人一種柔和的感覺(現(xiàn)在有的場合用一些塑料帶空的幕代替)
2、二道幕(一般有兩道):
顏色:其中一個暖色調(肉紅、湖藍),一個冷色調(天藍、豆綠)顏色不能太艷。
材料:各種呢龍材質的、麻絨、真絲喬其絨、富春防
要求:輕薄、有垂感、不能反光(防止搶戲)
3、邊幕、橫沿幕:
邊幕俗稱腿子,要求:厚重
材料(建議用):平絨、棉絨、毛尼材料(制制服尼、海軍尼)
顏色(一般要深):墨綠、栗灰、深藍
4、天幕
材料:細帆布(力求幅面寬、適合于繃緊材質的布料)縫少為好。
縫制工藝:
大幕和邊幕:都帶襯,襯的材料一般為不反光的棉布,大幕上端有加強的腰。便于上面的繃帶固定,綁帶長度應該為0.4米,綁帶采用強度好,柔軟的扁形的棉質材料制成。
大幕底部應該有適當?shù)呐渲兀ㄈ缂恿魈K、即作裝飾又作配重)沒有的話可加鐵鏈和鉛垂鏈)。
天幕四邊都要加強邊要有穿繩金屬環(huán)
天幕阻燃處理:
首先選擇合適阻燃材料在染缸中浸泡,要求濃度合適,烘干后絨面材料不能壓倒,不能采用噴的方式,這樣不能使阻燃材料分布均勻,這樣很容易在多的地方形成白堿。